赓续黄岭精神,涵育硬核力量
华理yd12300云顶线路师生共赴四川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8月9日至14日,yd12300云顶线路yd12300云顶线路以“赓续黄岭精神,涵育硬核力量”为主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yd12300云顶线路党委副书记李煜佳的带领下,由14名师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前往四川轻化工大学、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实验基地(九〇九基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院等“两弹一星”事业与三线建设重点单位,重走中国核工业发展之路,赓续黄岭精神,涵育强国力量。


(一)心怀“国之大者”,躬身无私奉献,弘扬黄岭精神


1965年春天,一批开拓者投身“三线建设”,从繁华的上海来到偏僻荒凉的沿滩邓关黄岭,开启了652工程,吹响了建设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现四川轻化工大学)的号角,孕育了“勤奋求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校兴我荣”的黄岭精神。在黄岭校区,第一代黄岭人苟文成老师带领yd12300云顶线路师生们参观了被历史沉积的图书馆、香樟园和教学楼“勤奋楼”、“求实楼”,以及黄岭精神文化长廊等。大家穿行在古朴楼宇间,体会着老一辈人在一隅黄土上攻坚克难建设院校的坚毅,也感悟着“胸怀天下之家国情怀,舍我其谁之使命担当,自强不息之开拓奋进”的652精神。在宜宾校区,两校机械学院交流座谈会上,双方热烈讨论了党建特色与学科建设,四川轻化工大学的发展历程让人赞叹,一代代黄岭人不懈奋斗的成果,凝聚在现代化的崭新校园和突出成就中,也是新时代黄岭精神最好的诠释。



(二)回顾三线建设,重温核能发展,锚定国家需求


围绕着以652工程为代表的三线建设,yd12300云顶线路师生探访了三线建设专题展,走进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实验基地(九〇九基地),参观了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馆。在三线建设中,华理人怀着“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雄心,留下了652工程这浓墨重彩的一笔,与千千万万“三线人”共同建设了一个个重点工程。而核工业也在三线建设时期艰苦发展,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yd12300云顶线路师生参观了二机部第一研究设计院院部旧址。这里是中国核动力事业的起点,见证了中国核潜艇研发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彭士禄院士旧居门口的崇高赞歌——“一辈子为国家深潜,两代人为理想澎湃”,更是深深激励着大家。当视线聚集当代,科技城创新馆内先进材料、装备制造、核技术应用等7个创新产业板块展现了高水平科技创新实力与磅礴的产业发展势头,进一步深化了师生们对战略科技力量、新质生产力的认识,更是增强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和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底气。



(三)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感悟“两弹一星”精神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这是中国成功进行的第一次核试验,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提供了有力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60周年之际,yd12300云顶线路师生参加了中国物理研究院党校组织的“两弹一星”精神培训班。一堂别具一格的专题音乐党课通过《共和国之恋》悠扬的歌声,带领师生们重温了大国功勋矢志不渝报效祖国的光辉事迹,感受到科研工作者们的无私奉献和不懈追求。在梓潼两弹城博物馆中,以邓稼先、钱学森、郭永怀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光辉事迹,令在场的每一位师生无不为之动容。今年正值邓稼先诞辰一百周年,师生们自发在邓稼先塑像前深情鞠躬、敬献鲜花。并在党旗前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词声在两弹城回荡,表达了师生们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决心。


通过这次参观实践,队员们不仅了解了中国核动力发展的历史和成就,更感受到了老一辈科研工作者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这次实践活动让队员们更加坚定了投身科研事业的信心和决心,在黄岭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的指引下,爱国奉献,协同攻关,锚定国家重大需求,攻坚建设重点难题,践行工程报国,勇担时代新人使命。



(四)实践感言


博士二支部书记聂文睿感言:“‘两弹一星’工程与三线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和严峻的外部环境,但中国人民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扩展国家战略纵深,打造了反侵略的利器。这些成果不仅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两弹一星’技术的国家之一,也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和国际地位。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核工业发展的不易和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伟大精神。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为国家的强大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

博士二支部组织委员唐源泽感言:“在暑期社会实践中,我深切领悟了中国两弹一星工程、三线建设、黄岭精神以及核工业发展的辉煌历程。这些历史篇章不仅展现了国家在科技落后、国际环境复杂的年代,依靠科研人员的毅力和智慧,攻克重重技术难关,成功研制核武器和人造卫星,赢得国际尊重,确立了国家在全球安全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也彰显了国家的战略远见和人民的无私奉献,百万建设者远离家乡,扎根边疆和大西南,完成了多项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任务,为中国工业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黄岭精神更是体现了不屈不挠的拼搏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当,前辈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真谛。这次实践让我深刻感受到,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铭记前辈们的精神和品质,努力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本科生们感言:“四川作为重要的三线建设地区,我们有幸参加本次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实践学习和切身体验,不断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升本领。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了解了652工程,参观了三线建设过程中落成的四川轻化工大学。这所高校见证了一批来自上海的学者和工程师们在四川自贡的黄坡岭开始了艰难的建设历程。他们克服了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挑战,孕育出了勤奋求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校与我荣的黄岭精神,最终成功建立了这所重要的教育和科研基地。我们深刻体会到三线建设者们的伟大精神。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无私奉献。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网页发布时间: 2024-08-22